10月15日晚,在學院黨委的指導下,學生黨務中心組織分黨校第30期發展對象培訓班全體學員在文科樓B105會議室舉行了以“見義勇為,匡扶正義”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
學生黨務中心對道德講堂活動進行了事先調研,了解到前段時間網絡上引發熱議的“女大學生攙扶摔倒的老奶奶事件真相”在同學們中間也引起了廣泛讨論并産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于是據此确定了“見義勇為,匡扶正義”的主題并進行了精心設計與組織。
道德講堂活動在一段講述出租車司機無視苦難險阻堅持行善的視頻中拉開序幕,學員們長久地沉浸在對故事的思考與感悟中,那電光火石般的一刹那自己會作出怎樣的選擇?是畏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是視若無睹還是勇往直前?這是對勇氣的挑戰,更是對良知的拷問。有人說應該更具智慧地解決問題,有人說應該量力而為,有人說見義勇為匹夫有責,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将活動推向了第一個高潮。雖然意見部分相左,卻有一個共識作為基礎——危難時刻不能隻考慮個人安危,而對受害者的死活不管不問。在此基礎上,學員們又将在新聞報道中看到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同學朋友間說到的類似事件拿出來分析,面對個人安全、個人可能遭遇的誤解與他人生命财産安全、社會正義等之間的兩難,大家的讨論陷入了膠着狀态。在組織者的引導下,大家很快發現了讨論的誤區——局限于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細節,并重新回歸主題——對社會公德、社會正義的堅守與踐行。無論是與小偷鬥智鬥勇,還是與巨惡周旋搏鬥,無論是攙扶摔倒的老人,還是參加生命的接力,大家在聆聽中感受着榜樣們傳遞出的正能量。
進入讨論環節,學員們以小組為單位,分享從道德榜樣們的不凡事迹中所收獲的經驗與感悟,探讨“見義勇為”的時代内涵。期間,學員們或引經據典,或以實例為證,積極發言,充分展現出對自身道德素質以及黨性修養建設的高度重視。随後,學員代表誦讀經典古文——《俠客行》,以詩明志,激發鬥志,将活動推向了第二個高潮。
活動尾聲,學員們懷揣着堅定的信念莊嚴宣誓,以發揚見義勇為的高尚品德為己任,用正義驅散現實的陰霾,用法制矯正社會的亂序,為建設美好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文:吳怡;圖:李菲)